2010年8月14日星期六

延長交易時間



對於港交所提議延長交易時間,聽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推銷,部份券商老闆仍未被說服,擔心是項措施的收入不能抵銷增加了的營運成本。這可能要怪李總裁對「提高競爭力」這重要好處解釋得不清不楚,只以 "無形得益" 含糊其詞。

要解釋延長交易時間如何提高競爭力,可從一位主要參與香港股票市場的專業炒家的角度,理解現時本港的交易時間對他造成的困擾。

專業炒家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甚麼?答案是「裂口」。因此這位港股炒家每天早上開工,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先了解歐美股市表現,然後寫好Trading Plan。雖然手持的是港股,不拈日股,但到八時正日本開市便要開工。風平浪靜當然無問題,若然出現突發事件,便要利用日經期貨對沖港股的裂口風險。雖然現在日本股市對亞洲股市的影響力愈來愈細,不過日經期貨仍然是九點半前不錯的對沖工具。

但為何只限九點半呢?當然是由於中國股市開始發揮影響力了。雖然A股只較港股早半小時開市,但是有重要引導作用。即使日股做得不錯,只要A股下跌,港股往往也會被拖累。不過9時半至9時45分這段時間比較尷尬,一來時間太短絀,二來A股已開市,用日期或美期對沖的效果較低,恒指期貨又要等到9時45分才開始交易,因此實際可以做的不多。有人建議可以使用B股對沖,不過卻不可行。除了成本昂貴外,手持的股票也未必在B股掛牌。

接著12時半放飯前也是一個難題,日本仍然在交易,A股也會在下午1時開市,早上持有的倉位又如何是好呢?平倉又未是時候,過市又怕會慘死在A股的神經刀下。尤其在2007至08年間,一時至兩時半這段時間往往成為死亡午飯時段,看著A股大升,造淡的炒家只可等待2時半的大審判。

接著的午市交易時段則比較好,就算在歐洲的冬令時間,歐洲股市在本地時間4時才開始交易,港股剛好收爐,但港股期貨仍運作至4時15分。如歐洲有任何異動,可選擇以港期或美期鎖倉。忙碌的一天也差不多結束。

從以上例子可見,因港股跟其他亞洲主要市場的交易時段不完全涵接,大大增加炒家的交易風險和成本。低資產值的本地炒家只好焗住用港交所,但是有條件的投資者都寧可選擇其他交易所進行交易,除了交易徵費外,他們主要考慮:1) 開市早,2) 單一連續交易時段,3)交易時間長。如以這三點做標準,現時港交所完全被中國、日本、南韓、新加坡等交易所比下去。至於企業上市集資就更簡單,哪家交易所能吸引最多投資者、能集資最多就去那一家。

從硬件比較,香港若非背靠金融市場未開放的祖國,已一早被直接競爭對手新加坡淘汰。如我們繼續不思進取,一旦中國取消外匯管制,本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必定被上海取代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